8月16日,中化国际召开座谈会,纪念公司从北京南移上海五周年。
徐卫晖、覃衡德、李超、李雪涛等公司领导,和当年南移员工代表及部分新加入中化国际的员工代表近三十人出席会议。
正在外地调研的中化国际董事长罗东江专门发来贺词。他指出,五年前在面临很多困难的情况下,中化国际南移为公司推进市场化战略奠定了基础。纪念南移,就是要发扬这种创业精神,坚定不移推进市场化战略,聚集更多的人才为公司发展做出贡献。
总经理徐卫晖在讲话中强调,南移精神的精髓首先是坚定的信念。就是员工要具有一种与企业休戚与共的情怀,没有这种信念,谈使命、谈专注、谈企业的转型和发展都是缺乏基础的。第二是于市场化的方向。南移的目的是为了真正扎根于市场,到离客户、离市场、离信息最近的地方。第三是勇于创新、敢于克服困难。创新涉及到对未知领域的学习,对传统经营方式的否定,如果没有这种创新精神,就不可能有这么多机会,中化国际也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发展。第四是和谐团结。大家在一起做一项事业,需要相互支持,相互鼓励,需要这种快乐的氛围,需要达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公司纪念南移,弘扬创业文化,就是要为中化国际建设一支稳定的、有战斗力的创业队伍贡献一种精神动力。
会上,新老员工都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
中化国际南移背景介绍
中化国际是我司旗下首家上市公司。1998年12月,公司在北京成立。1999年12月在上交所首次公开发行A股1.2亿股,融资9.46亿元。2000年3月,公司股票挂牌上市。2001年7月,为贴近石化市场和主要客户,中化国际总部从北京迁到上海浦东,近300名员工与公司同心同德,一同进行战略南移。
5年来,中化国际艰苦创业、奋发图强,坚持向产业上下游延伸的发展战略,努力从外贸代理型企业向具有市场营销能力和稳定盈利能力的综合服务商转变,橡胶、化工、冶金能源、化工物流四大核心业务的市场地位不断提升,客户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05年年末,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9亿元,总资产63亿元。凭借优秀的业绩和规范的管理,中化国际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评选的“2005年中国上市公司综合竞争力20强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