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环境加速度|赤诚如初,脚步坚定

2025-07-11   

时光流转,情怀不熄

中化环境,始终站在岁月的长河里

赤诚如初,脚步坚定

当蝉鸣叩响盛夏门扉

门框内每一个画面都低语着

那些环境人同频共振的日与夜

铭刻下无数属于我们共同的“美好”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环境人的“盛夏图景”

中蓝连海一项创新技术入选中国中化绿色低碳技术推广目录

关键词:入选技术目录

近日,中蓝连海自主研发的“磷矿全尾矿充填综合利用技术”成功入选中国中化绿色低碳技术推广目录(第一批)。作为首批推广的21项前沿技术之一,该技术通过全流程闭环创新,为矿山企业绿色环保、节能降碳、安全开采与生态修复提供了降本增效的全新路径。

据介绍,传统磷矿开采面临尾矿堆存成本高、采空区地压风险大、生态修复周期长等痛点,中蓝连海技术团队创新研发出“磷矿全尾矿充填综合利用技术”,实现“采矿-选矿-充填-修复”四位一体,节约尾矿堆存成本,提高采矿安全性。该技术适用于地下矿山井下采空区充填、矿山地压治理、矿山生态修复等多种场景,能够有效减少尾矿堆存成本,提升矿石回采率,不用新建尾矿库,实现尾矿零入库。

中蓝连海再添一项国际先进环保科技成果

关键词:环保科技成果

日前,中蓝连海及其所属的中化环境修复(上海)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重金属污染场地综合治理关键技术集成及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在北京成功举行。与会专家对该项技术成果进行全面评估,最终认定其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

此次会议由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有限公司组织,来自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危险废物工作委员会、中国昊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多个领域的权威专家参会。专家组认真听取汇报,并仔细审查相关报告及知识产权证明等技术鉴定材料,围绕技术参数、环境影响、经济效益等关键问题进行质询和讨论,充分肯定了技术的实用性和前瞻性。专家们一致认为,该技术成果创新性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其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议进一步加大应用推广力度。

该技术成果是环境修复(上海)与中蓝连海历时多年的攻关成果。双方充分发挥在科研、设计、工程实践等方面的优势,成功研发出适配不同污染介质和应用场景的系列技术,实现重金属污染土壤及其他固废的高效治理,有效降低地块环境风险,为工业地块流转和市场方面提供技术支撑。

中蓝连海总包甘肃瓮福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机械竣工

关键词:项目竣工

近日,由中蓝连海牵头总承包的“甘肃瓮福化工公司磷石膏综合利用中转场及回采项目”顺利完成机械竣工。

甘肃省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黄河上游关键水源涵养区,该项目建成对区域生态保护和黄河水质维护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项目组面临诸多挑战。面对河西堡地区风沙大、温差极端、施工窗口期短等不利条件,项目组科学统筹、严控质量安全,尤其在设备安装高峰期,通过高效协调资源,攻克了管线复杂、交叉作业密集等难题,确保关键节点按期达成。

此项目的实施意义重大且影响深远。在安全保障方面,磷石膏库从传统湿排转变为干排,大幅降低了溃坝风险,为周边生态环境和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在环保层面,入库磷石膏含水量锐减80%,有效降低了环保风险,显著提升了磷石膏库的安全度,为后续的资源化利用处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该项目不仅提升了在当前生产规模下对磷石膏进行全面净化处理的能力,也巩固了公司在磷石膏净化处理以及渣场综合治理技术领域的领先优势。

环境科技120万吨/年高含盐废水回收技改项目配套装置一次性开车成功

关键词:开车成功

近日,由中化环境科技和蓝星工程设计的扬农瑞祥120万吨/年高含盐废水回收技改项目配套催化湿式氧化装置、离子膜装置一次性开车成功并投产,顺利打通全流程,各项参数优于设计值。

项目采用中化环境科技自主研发的催化湿式氧化技术工艺包及核心设备,建成国内采用自主知识产权建设的规模领先、技术先进的催化湿式氧化装置,对高含盐废水处理工艺进行升级改造,实施高含盐废水的深度处理,处理后高含盐废水TOC<10ppm。设计10万吨/年离子膜烧碱装置,以离子膜碱工艺替代原隔膜碱工艺,在有效降低能耗及污染物排放的同时,综合利用废盐水,生产氯气、烧碱等产品,实现氯元素在生产流程中的循环利用。

装置运行以来,技术指标、经济指标、稳定性等均达到或超越国内外同类装置水平。

杭州水处理完成工业水业务签约近2亿元

关键词:项目签约

近日,杭州水处理与集团内多家企业达成节水合作升级,针对化工水处理的痛点难点,发挥技术优势,助力完成环保合规目标,并凭借自有膜的优异性能,顺利签订多个自有膜替换项目。

同时,杭州水处理深刻践行“服务集团主业、攻坚环保难题、创新膜技术应用”理念,深化系统内协同,以“多区域协同作战”模式布局全国工业水处理领域蓝图,接连斩获西北、河南、内蒙古、福建等地多个贯穿河道取水项目、锅炉除盐水、无机化工零排放项目。同步还有超亿元规模的多个深度意向项目即将落地签约。

工业水处理及其他业务是杭州水处理“6505”战略下深度聚焦的业务领域之一。为构建全国水务服务网络,杭州水处理设杭州总部、北京分公司、西北分公司三大业务中心,通过输出核心工艺包、为客户定制高度适配的区域化解决方案,搭建“总部技术支撑—区域精准对接—现场快速服务”的模式,提供优质高效的全水技术服务。

青海盐湖4万吨/年基础锂盐一体化项目吸附提锂装置顺利中交

关键词:项目顺利中交

近日,由中蓝长化总承包建设的青海盐湖4万吨/年基础锂盐一体化项目建设迎来重大进展,吸附提锂装置顺利中交,标志着项目由建设阶段全面转入试生产阶段。

4万吨/年基础锂盐一体化项目是青海盐湖锂资源开发的里程碑项目,也是青海省政府重点项目。吸附提锂装置为该项目的关键工艺装置,包括吸附提锂装置及附属变电所、室外储罐的设计、采购、施工、调试等。项目完成后将进一步巩固盐湖产业链,推动锂产业向系列化、高质化、多样化发展,为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作出更大贡献。

自2024年3月开工建设以来,中蓝长化迅速组建技术精湛的设计团队与专业高效管理队伍,科学分解建设任务,细化各阶段节点目标,以精准攻坚之势全力推进项目进展。建设过程中,中蓝长化充分发挥EPC总承包管理优势,全面强化安全、质量、进度、预算管理工作,对设计、采购、施工全链条实施精细化统筹管理,确保项目各环节有序衔接、高效推进。

在安全管理方面,吸附提锂项目组累计开展120余次安全专项检查及管理行动,实现隐患整改率100%,筑牢安全生产防线;质量管控方面,构建起覆盖全流程的质量保障体系,确保关键设备一次验收合格率100%;面对高原恶劣气候环境,项目团队迎难而上,通过优化施工方案、调配优势资源,提前完成吸附提锂装置土建和安装施工;通过严格的成本管控机制和设计方案优化,工程总预算始终控制在概算范围之内,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建设答卷。

下一步,中蓝长化将继续发扬新时代中国中化“精气神”,围绕吸附提锂装置投料试车做好主动服务,全面推进项目一标段中间交接及投料试车,加速推进项目尽快发挥效益优势,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中蓝连海5个项目获中国石化勘察设计协会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

关键词:荣获奖项

近日,2025年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项目评选结果公布,中蓝连海在众多参评单位中脱颖而出,一举斩获5个奖项,彰显了公司在行业内的强劲实力。

中蓝连海承担设计的“连云港石化基地化工高盐废水处理工程(一期)设计”获化工工程优秀设计项目二等奖;“连云港石化基地工业废水综合治理中心优化提升工程一阶段 EPC 总承包”“徐圩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徐圩新区第二水厂三期及深度处理项目(二阶段)”分别获化工工程优秀设计项目三等奖;“优步学府项目”获优秀工程勘察项目三等奖。其中“连云港石化基地化工高盐废水处理工程(一期)设计”“连云港石化基地工业废水综合治理中心优化提升工程一阶段EPC总承包”两个项目被协会择优推荐申报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

此次获奖项目在关键技术指标上均达到国内先进甚至领先水平,并纳入协会优秀项目库,供协会组织成果展示和企业间交流合作。

中化蓝星清洗承办《脱脂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送审稿)审查会

关键词:承办审查会

近日,由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施工标准化管理专业委员会组织、中化蓝星清洗承办的工程建设行业标准《脱脂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送审稿)审查会议在京召开。本次会议旨在对规范内容进行权威审查,为行业提供科学严谨的技术依据。

会上,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领导发表讲话,充分肯定编制组的前期工作,并对标准审查提出指导性要求。会议推选出审查专家组组长,并由主要起草单位代表系统汇报了规范的编制背景、核心内容及修订过程。本次会议汇聚了行业权威力量,共有16名特邀资深专家、13名编写单位技术骨干以及2名协会领导等三十余位代表参与审查。在专家组长主持下,与会代表围绕送审稿的技术条款、操作流程及验收要求展开了深入、热烈的研讨。与会专家结合工程实践,对标准正文及条文说明提出了多项具有前瞻性和实操性的建设性意见。经过一天高效务实的审议,会议最终达成共识性审查意见,为标准的进一步完善与报批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与此次标准的编制工作,显著提升了中化蓝星清洗在工业清洗领域的技术权威性和行业话语权,将有力推动我国工业设备脱脂清洗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为相关工程的安全优质建设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中蓝长化承办《磷石膏库安全规程》(送审稿)审查会

关键词:承办审查会

近日,由中蓝长化承办的《磷石膏库安全规程(送审稿)》(以下简称《规程》)审查会在长沙召开。国家矿山安全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尾矿库及选矿分技术委员会、各编制单位及多位国内尾矿库领域知名专家等50余人参加会议。

会上,专家组对《规程》的内容进行了全面审议和充分质询,认为其结构合理、内容详实、指导性强,可满足磷石膏库当前安全生产需求,对磷石膏库安全生产起到较好的指导和规范作用,一致同意本《规程》通过审查并建议尽快提交国家相关部委报批实施。同时,根据国家矿山安全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安排,该《规程》将由行业标准升格为国家标准。

参与该《规程》的编制工作,将显著提升中蓝长化在磷石膏资源化利用领域的技术权威性和行业影响力,有效强化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对推动公司业务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蓝长化“无害化磷石膏用于矿山生态修复”技术亮相行业论坛

关键词:技术亮相

近日,以“创新驱动•引领产业绿色高值发展”为主题的2025磷资源高值利用与新能源协同创新发展论坛在昆明隆重举行,中蓝长化携“无害化磷石膏用于矿山生态修复”技术亮相行业论坛。

会议围绕磷资源循环利用、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等课题展开深度研讨,旨在推动磷化工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会上,环境能源设计院郑华伟应邀作《无害化磷石膏用于矿山生态修复》专题报告,重点推介了中蓝长化自主研发的磷石膏规模化利用创新工艺。该技术通过将无害化磷石膏与胶凝材料科学配比,对露天矿坑进行胶结充填,实现了磷石膏100%无害化,100%利用,有效解决了磷石膏综合利用率低的难题。目前,该创新工艺已在湖北大峪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除皮山露天矿坑生态修复项目落地实施。运行期间,PH值、氟化物、磷酸盐、氨氮等指标均满足生态环境部最新发布的《磷石膏利用和无害化贮存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要求,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生态修复新模式。

此次技术推广不仅是中蓝长化在磷石膏综合利用领域的重要成果展示,更是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一次生动实践。未来,中蓝长化将持续深化技术创新,为推动磷化工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更多解决方案。

中化环境科技十余项技术入选中国中化绿色低碳技术推广目录(第一批)

关键词:十余项技术入选

近日,中国中化发布中国中化绿色低碳技术推广目录(第一批),中化环境旗下环境科技及所属企业报送的《工业废盐资源化利用技术》《化工行业危废有价金属绿色循环资源化技术》《湿法含硫废弃物资源化制硫酸技术》《废硫膏及含硫废盐高值资源化技术》《高浓度高含盐废水催化湿式氧化处理技术》《臭氧催化氧化技术》《高浓度含甲醛废水厌氧处理技术》等十余项技术成功入选。

此次共评选出绿色低碳技术21项。其中,中化环境科技以11项技术入选,入选数量位居前列,标志着中化环境科技在绿色低碳、元素循环领域技术成果再获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