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为南通开发区化工园区“公众开放日”,作为扎根长江之畔的央企示范窗口,中化环境水务南通项目接待了由园区办公室邀请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学生及媒体记者等30余人走进项目现场,开展以“透明化处理,专业化守护”为主题的公众开放日活动。通过实地探访引导、专业技术解读、互动交流答疑等形式,全方位向公众展示化工污水处理的全流程、核心技术工艺及水质达标排放的实际成效。这不仅是提升园区整体形象、构建和谐政企社关系的务实举措,更是以公开透明姿态守护长江生态安全的责任宣言。

中化环境水务南通项目设计处理规模为2.5万m³/d,目前年处理污水总量达500万吨,采用高级氧化+生化+深度处理工艺,为更科学、有效做到污水达标处理,化工污水处理厂采用“一企一管,明管(专管)输送”收集方式,对于不同特征污染物的来水进行不同工艺的预处理措施,实现了企业化工废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对于污水处理效果的高氨氮、高磷、高盐分、高毒害(包括氟化物、氰化物)、高浓度难降解废水单独配套预处理措施和设施。
安全防线 “可视化”

活动当日,陈超对中国中化FORUS体系进行详细解读,做化工污水处理厂入场安全告知、紧急疏散指引及 FORUS 风险管控标准培训,为来访人员筑牢安全防线。
技术解密 “零距离”

来访代表通过深入了解“一企一管”“明管(专管)”输送方式及“分时段、分方法”污水处理模式,通过高级氧化、生化、深度处理等工艺的水样展示,直观感受污水处理厂水质达标排放的全过程。来访代表进一步加深了对污水处理行业的认识,对污水处理厂展现出的社会责任感表示高度认可。
中控“大脑”全透视


最后,来访代表通过中控大屏幕全面了解污水处理厂整体运行系统。了解污水处理高度自动化运行模式,关键控制指标,应急情况处理等,陪同人员也一一解答了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
从邀请公众见证污水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到传递“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生态理念,我们以实际行动诠释:长江大保护不是口号,而是每个环节的精益求精,是企业与社会各界共筑的生态防线。
未来,中化环境水务南通项目将始终以公开透明的态度接受社会监督,不断提升污水处理技术水平与运营管理效能,与社会各界携手共建水清岸绿的生态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