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起我司更名为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2003-11-10   集团公司

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批准,从2003年11月10日起,我司更名为中国中化集团公司。这是国务院授权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中首家外贸企业更名,表明我司立足于市场化的要求,从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寻求经营资源和发展空间,加紧进行战略转型。

我司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全国性外贸专业公司之一,多年来一直位居我国企业进出口额排行榜前列。受内外部因素的影响,1998年前后,以进出口代理为主营模式的我司和其它外贸企业一样,遇到了严峻的挑战。为了使传统外贸企业从根本上转变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轨道上来,从1999年开始,我司大力推进市场化战略,实施管理改善工程,培育面向市场的核心竞争能力,推进主营业务向上下游和国内外延伸,建立能源、农业投入品及化学品三大核心业务,开始由外贸代理型向营销服务型进而向产业服务型企业进行战略转型。

经过上下游延伸发展,我司在继续保持进出口额全国领先地位的同时,主营业务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价值链。作为国家四大石油公司之一,我司每年进口和国际转口原油业务量达到3000万吨,拥有中国最大的石油转运岙山基地,运营着25万吨级泊位的码头和158万立方米罐容的罐区,承建了500万吨储备能力的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同时,我司是我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石油炼厂--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公司还积极开发海外油气资源,在中东和南美地区拥有了自己的油气田,初步形成了集石油开发、炼制、贸易、分销和物流服务为一体的石化产业。我司在巩固和扩大化肥进口和营销主渠道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国家磷肥资源重组,在海内外形成了250万吨磷复肥生产能力,成为我国最大的磷复肥生产商,并初步建成覆盖全国14个主要农业省份的农资服务营销网络。在化学品业务方面,我司以上市公司中化国际为载体,正在长江三角洲地区进行20平方公里的化工物流园区和化工品研发基地的规划建设。

公司总裁刘德树先生表示,进出口公司模式是我国经济发展特定时期的产物,已不符合现今全球竞争和国际分工的要求。目前中化公司经营范围和内涵都已超越了进出口贸易的范畴,根据发展战略,中化公司还将围绕主营业务形成完整的价值链和相互支撑的产业群,成为主营业务领域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骨干力量。原有名称已经不能表述公司现在的内涵、定位和市场价值,更不能表述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司的“中化”、“Sinochem”商标和公司司徽图案此前已被评为国家驰名商标,此次更名之后,公司中英文简称和司徽不作改变。

资料库:中化公司名称沿革

中国进口公司

1950年3月10日,为统一全国国营贸易,完成国家进出口计划,领导国内市场,调节全国和地方的物资供求,促进国家生产事业的迅速恢复与发展,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在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领导下,设立全国范围的对外贸易专业总公司。中化公司前身——中国进口公司正式成立。

中国进出口公司

1951年1月8日,中国进出口公司筹备组成立,干部来源以原中国进口总公司及其华北区公司为基础。2月13日,中国进出口公司接受中央贸易部委托,代为领导香港机构有关进出口公司的业务。3月1日公司正式开业,主要任务是打破美国对我国实行的“封锁”、“禁运”,开展对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

中国化工进出口公司

196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部对直属行政和企业单位进行合并改组,中国进出口公司改称为中国化工进出口公司。

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

1965年6月12日,为统一对外,方便外商和国内有关单位联系业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部决定统一全国外贸系统企业机构名称。7月16日,中国化工进出口公司更名为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2003年11月,为使公司名称能更好地表述公司的内涵、定位、市场价值和未来发展方向,适应公司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需要,经公司申请并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核准,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更名为中国中化集团公司。